查看原文
其他

作品展示 | 点亮心光(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工职 我心中的思政课 2020-02-12


作品名称:点亮心光

报送学校: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关键词


心中的思政课、扶贫攻坚、西部计划、三下乡


首席指导老师照片 



二、主题及内容


主题:

点亮心光—— 一堂不一样的思政课

内容:

影片以大学生为视角,采用“倒叙”的方式,讲述了主人公在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繁华的都市,而是投身回到贫困村,成为一名扶贫攻坚助理员的故事。

出生于贫困家庭的吴海发从小就立志走出大山,摆脱贫困。贫穷对他而言,就像是门前跨不过的激流,屋后翻不完的大山,他害怕贫穷,不敢再面对贫穷。

一次暑期实践的“三下乡”活动,让他偶遇了正在支教的杨老师,在老师的身体力行中,体验到了一堂不一样的思政课。

他突然明白:不是只有一线城市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去祖国需要的地方也是一种芳华。


学生团队负责人照片 



三、创作与构思过程


2019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坚克难极为关键的一年。

影片最初的创作想法是围绕“我心中的思政课”这一主题,结合国家实施的“精准扶贫战略”,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脱贫实践,为我国夺取扶贫攻坚工作的彻底性胜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怎样的思政课,才是好的思政课?如何展现出大学生心目中的思政课?

要想增强大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光靠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已远远不够,实践是个大课堂,生活是本教科书。

教师的言传身教不能仅限于课堂,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影片中,杨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学生阐释了“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意义,使主人公发生从“害怕面对贫穷、不想回到村里”到“放弃高薪待遇、回到贫困村”的思想转变,因此,本片最后命名为“点亮心光”


创作过程工作照1


创作过程工作照2


创作过程工作照3


创作过程工作照4


创作过程工作照5



四、趣闻轶事


如何呈现出“一堂不一样的思政课”给学生带来的转变?这个转变怎样设计才能合情合理?  

让主人公思想发生转变的一场戏原本设计的是由杨老师给吴海发讲道理,但这段对话创作团队反反复复设计了数个版本都不满意,在不断创作不断地自我否定之后,直到在村里陪着小朋友玩耍聊天的时候,因为小朋友们一些直打内心的问答,创作团队才突然领悟:身教比言传更重要,视觉比语言更具有说服力!

把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修改成孩子们与杨老师、海发哥哥的互动和对话,成就了本片最难解决的精彩环节。


学生团队集体照



五、困难及解决办法


本片最大的困难是剧本的创作演员的表演

为了让剧情更加贴合现实,整个创作团队深入到贫困户家中,了解其生产生活、收入来源、政策享受等情况,剧本从初步构思到最终定稿,整个创作团队历经了反反复复几十次的不断修改和完善。

为了不让演员们有紧张感,也为了呈现的画面更真实,所有演员都是在真实情境内让他们自由发挥,演员们都很投入,最终呈现的画面非常真实,创作团队也希望通过这种真实的力量给观众以强大的视觉冲击感和亲切感

本片拍摄的地点选择的是与我校对口帮扶点桂平市垌心乡三连村,剧中的演员除了男女主角外,其它都是来自三连村的村民。

剧组通过驻村的方式与村民们深入接触,相互熟悉,在真实了解的基础上才开始正式拍摄,最终,在三连村文书和村民们的大力支持下,使得本次拍摄得以顺利完成。


指导老师集体照



创作花絮视频

可从公众号后台菜单“第三届-作品展映

欣赏更多作品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活动官网,欣赏更多精彩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